查看: 294|回复: 1
收起左侧

[散文随笔] 论语里的秘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8 12:3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论语里的秘密
看点
    哲学家罗素说,如果一生中能读到一本好书,在阅读中又感到乐趣,这种乐趣又把我们引领到思考中去,在思辨中再得到更大的乐趣,这才是一本好书应有的价值,也是它真正存在的意义。《论语》就是值得读的好书。苏州大学陈国安教授说,“即使是在没有《论语》读的时代,在不读《论语》的时代,其实中国人生活中的那本《论语》是存在的!”这多指儒学倡导的人伦秩序和道德观念,是化在中国人生活里的常识与细节。《论语》被国人品读了两千多年,其中有多少秘密?《辽宁日报》阅读版开设《重读经典》专栏,继续解读《论语》。
孔子与弟子间的小秘密
    历史作家许葆云在读 《论语》时发现,这部记载孔子与弟子们日常言行的书,有几处奇怪的记载,非常模糊,仔细读来却别有深意,似乎在不经意间透露了孔子与弟子间一些不为人知的小秘密。看许葆云发现了其中的什么秘密?
    公元前481年,孔子的弟子颜回病死在陋巷。几天后,颜回的父亲颜无繇来找孔丘,提出要求:希望孔子把自己的马车卖掉,给颜回置办一只椁。
    椁,不是棺材,是套在棺材外面的“套儿”,里面分成几格,中间放棺材,其他的格里放置随葬品。要搁平时,穷人死了,置办一口薄皮棺材,陪葬几只瓦罐陶盆,也就差不多了。可现在有了椁,就要配个高级的棺材,用绸缎装裹,还要陪送一大批随葬品,把椁室填满,这样搞法儿才对得起这个“大椁”呀。
    也就是说,颜无繇,这个贫穷的老人,要给自己那位以“箪食瓢饮居陋巷”出名的穷儿子颜回大办丧事,好好铺张一把。
    结果孔丘拒绝了,他说:“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意思是说颜回这孩子才高命短,很可惜。可是有才没才且不论,咱们各自说说自己的儿子吧。我儿子孔鲤也是这两年去世的,他下葬的时候只有棺,没有椁,也没什么陪葬的东西。我拿颜回也是当儿子看待的,所以也打算像安葬孔鲤那样安葬颜回。可现在你让我给他置办一个椁,厚葬他,就是说我不拿颜回当儿子看啦?再说,我现在是个大夫,把马车卖了,出门就得走路,这于礼不合呀。
    孔子说话前一半是真情,后一半是托词。因为孔子是个明白人,一眼就看出来了,厚葬颜回并不是颜无繇的意思,背后有其他人在那儿推波助澜。否则颜无繇这么个穷人,哪会想起来给儿子大办丧事?就算想大办丧事,来借钱、借粮、借器具都行,为什么非要让孔子把乘坐的马车“卖”掉?这不就是在演戏吗?
    当时孔子门下弟子有很多都在鲁国做官,这帮人这么干,一是想借此标榜孔子的德行:“你看看,咱们老师人多好,为了给弟子办丧事,把自己的马车都卖了!”二是想借这个机会给自己也博个好名声。因为颜回家里穷,拿不出像样的陪葬品,这些当官有钱的师兄弟们就拿些好东西来给颜回当陪葬,借机在同门师兄弟中间打出牌子,造出影响,成为孔门弟子中的“头头儿”。在老师面前,在外人面前,也尽了“同门之谊”,好看。三是借着颜回下葬的机会大操大办,大张大扬,引得鲁国贵族、百姓都来观礼,借机抖抖“儒家学派”的威风,给孔丘和他这些出名的、不出名的弟子们扬扬名,露个脸,大大地炒作一把。
    这帮弟子的心思不用明说,孔子能看出来。再说这帮人原本也没想瞒着老师,因为在他们想来,这么做是替孔子扬名,替“儒家”扬名,替“克己复礼”扬名,这不也是真心实意为了老师好吗?所以他们现在让颜无繇来跟孔丘商量“卖车置椁”,就是想问问老师,愿不愿意配合这次炒作?结果孔子不愿意,很干脆地拒绝炒作。
    孔门弟子是以“尊师重道”著称的,现在孔子已经明确表了态不支持“厚葬”,这些弟子们是否肯听他的话呢?
    没有,颜回还是被厚葬了。因为弟子们羽翼丰满了,早不听这个糟老头子的话了。这种情况下孔子能有什么办法?只能关起门来大哭一场:颜回呀,你拿我当父亲一样侍奉,可我却不能拿你当儿子对待,连你的丧事我都做不了主。这不是我的主意,是你那几个师兄弟搞的鬼呀。
    以前孔子总是尽量推荐那些有才能的弟子们出来做官,可颜回死后,孔子对弟子们的态度完全变了。当鲁哀公问“你门下的弟子哪个最好学”时,孔丘竟然回答:“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意思是说我门下有个颜回,好学,不迁怒于人,同样的错误不会犯两遍,可惜短命,已经死了。现在我门下已经没有像样的学生了。
    孔子一生教育弟子三千,达者七十二,这些人一直被认为是儒学精英,道德楷模。可细读《论语》,却能感觉到某些孔门弟子在做官之后品行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孔门精英弟子尚且如此,我们不得不承认,权力对于品德的磨蚀,比我们想象中还要厉害得多。不把权力视为洪水猛兽,立刻关进笼子,怕是不行。
态度决定一切
    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的中学教师何伟俊在其新著 《论语里住着的孔子》中说,阅读古代典籍才真的体会到历史是一条源源不断的长河。许多思想古今中外一以贯之,在当下只是换了说法。如近几年的流行话语“态度决定一切”,其实《论语》中很多话都在阐述着“态度决定一切”,孔子是一个很重视态度的老师。
    曾子“吾日三省吾身”,是对自己内心态度的省察,这种省察做到了每天数次;子夏对贤者 “贤贤易色”,对父母“竭其力”,对君主“致其身”,对朋友“言而信”,是一种态度;子禽夸赞孔子“温良恭俭让”,表明孔子用态度赢得了人的尊敬和信任;有子讲的礼、和,是一种态度;子贡说的“无谄”“无骄”,也是一种态度。孔子为人做事的态度,就是放在今天还是那么鲜活。
对亲人的敬爱和态度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没有给仁下过定义,只是描述过不同的具体的仁。比如“巧言令色,鲜矣仁! ”在孔子看来,也许仁不是一个概念,而是人的存在方式或状态。因此理解仁,我们不要问“是什么”,而应问“应该怎样”。何伟俊说,仁在古代确实是指家族内部对待亲人的敬爱态度。有子说,孝悌是仁之本。孝悌无疑是家庭家族内部的伦理规范,其作为仁的基础,说明仁是由基于家族内部的伦理推广而来。孔子已经把家族的“孝悌之仁”推广到了“泛爱众”之“仁”。为什么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因为仁作为一种敬爱的情感态度,应该是真诚的朴实的。而巧言则是虚伪的。孝悌作为一种家庭伦理和情感,是可以超越时代和界域的人类普遍价值。在当今甚至未来都有其存在的价值。
为政有方和透过现象看本质
    孔子一生孜孜以求,除教学做学问,另一个理想就是自己从政或希望弟子从政,去改善那个“礼崩乐坏”的社会,让天下太平、百姓安乐。《论语》中以问“政”、问“仁”居多。孔子讲仁,大多指向“政”——有了仁德,才有好的政治。总览《论语》,纵观孔子,其价值追求乃两大方面——美好的政治追求和仁德的人格追求。孔子一生中从政仅5年时间,但他对从政、政治却发表了很多意见、建议。孔子讲为政,是有方向的,也是有方法的。孔子的为政理想是为政以德,不令而行。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哉?人焉?哉?”这两句告诉我们孔子是如何识人的。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知人,是为智者。孔子知人有其独到之处。一讲孔子对学生的考察是全面的,不以学生某一情境下的表现和片面的认识给其下定论。这是孔子识人、评价学生的智慧。作为教师有时容易以学生一时一地的表现片面地认识、评价学生,从而失去了好的教育时机,甚至伤害了学生。孔子的做法为我们全面认识评价学生提供了好的经验和借鉴
    二讲孔子普遍的识人方法。孔子真是一个善于识人的人。他不仅要求人有才干、能做事,还要考察这个人做什么事 (视其所以),通过什么方式做的、达到什么目的(观其所由),做事后内心安不安(察其所安)。反过来,如果一个人有才干,但做了不仁不义之事,是不可取的;或通过不正当途径、搞小动作做成了某事,也是不可取的;或做了坏事后还心安理得,更是不可取的。一个人能做事是现象,怎么做事是本质。看到了本质,也就看清了这个人了,这个人就无处隐藏了(人焉?哉??:隐藏,藏匿的意思)。

发表于 2016-4-8 14:5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社区广场
屌丝女神必须关注的那些事!
  • 李颖在省妇联“志愿服务”案例展示活动中演
  • 初心的呼唤 使命的感召 ——阜新市智协举
  • 孤独症/智障儿童康复//抓紧报名‖启智园国
  • 阜新市自闭症、智力障碍、听力障碍、言语障
  • 李颖主席,我们为您献花
  • 李颖在省妇联“志愿服务”案例展示活动中演讲
  • 初心的呼唤 使命的感召  ——阜新市智协举办2024年迎新春茶话会
  • 孤独症/智障儿童康复//抓紧报名‖启智园国家项目招生啦
  • 阜新市自闭症、智力障碍、听力障碍、言语障碍、综合残疾专业康复机构享受政府补贴
手机触屏版 | 手机客户端 |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诚聘英才 | 工作证查验 | 友情链接 | 阜新人就上阜新网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11-2013 FUXINWANG.COM 版权所有 本站仅提供网上自由讨论,内容均由网友原创或收集自互联网,所有个人言论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发现有侵权行为,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