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阜新镇党委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总体思路,把培养新农村建设骨干,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让党员充分发挥创先争优作用这3项载体作为着力点,促进全镇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阜新镇下辖18个行政村、13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25万人;现有29个党支部,党员总数1030名,其中农民党员752名。针对农民党员队伍年龄老化、村干部和农民致富带头人缺乏的实际,阜新镇党委通过创办农民学校培养农民党员、村干部和致富带头人。
刘东睛是全镇有名的运输销售大户,通过参加农民学校学习,镇党委有意识地加强对他的培养并发展其入党。在村委会换届中,刘东睛高票当选村主任,他上任后不仅解决了村里200万元债务问题,还把一个全镇有名的后进村变成了先进村。
10年来,在经过培训的427名学员中,阜新镇培养出年轻农民党员96名、村干部42名、农民致富带头人72名,走出了一条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新农村建设骨干的新路子。此外,阜新镇党委开展的“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活动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白玉都村位于阜新镇北部,是远近闻名的千棚村。5年前,一场蔬菜保护地建设的热潮彻底打破了村里原有的产业结构,全村从大田种植发展为户均一栋蔬菜大棚,人均增收8000元。村民说,这都得益于村党支部书记赵树伟带领农民大胆致富。目前,白玉都村暖棚数量已达到1412栋(标棚)、2250亩,户均1.5个棚,在全县率先成为“千棚村”。仅此一项,全村年纯收入就达到2400万元,人均增收8000元。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万元,其中保护地生产已占全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
阜新镇党委将入党启蒙教育作为“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活动的首要工作,有针对性地引导致富能手富而思源、富而思进,激发他们的政治热情,鼓励他们靠近党组织,让他们明白既要自己致富更要带领群众致富。如今,全镇已有农民党员致富能手531人,“双带”标兵307人,党员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销售服务业四大户420户;涌现出党员致富能手32名、双带标兵15名、四大户20户,先后有8名致富能手加入了党组织。
近年来,通过全面加强党建工作,阜新镇各项事业实现了科学发展。2006至2007年度,阜新镇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乡镇”称号;2009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称号;2012年6月被阜新市委授予2010年至2012年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基层党组织。2011年,阜新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126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776万元,招商引资完成98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1003元,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居全县35个乡镇之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