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10|回复: 1
收起左侧

[阜新] 辽宁阜新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旅游新崛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17 06:0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曾几何时,许多有着各种矿产资源的城市书写了灿烂的发展历史,也为国家的发展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但随着矿产资源的日渐枯竭,这些城市的发展面临转型。转变思路,依托和整合资源,重新规划发展之路,成了这些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我们看到,一些城市在不断探寻中已经走出了振兴之路,依托旅游,实现了重新崛起。为此,本版将推出系列报道——资源整合,战略崛起。
  2010年9月15日,辛亥革命100周年献礼史诗巨片《辛亥革命》在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开机。阜新市政府对电影的拍摄给予了大力支持,现场更有600多名阜新市民热情报名参选群众演员。2011年9月15日,该片在南京首映。影片中广州起义、黄花岗起义等重要战争场面气势恢宏,将人们的目光再次聚集到号称“大露天”的海州煤矿。海州煤矿有着100多年的发展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海州煤矿为祖国建设立下汗马功劳,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城市矿产资源的枯竭,阜新步入了向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转型之路。从露天煤矿向全国首家工业遗产旅游示范区,海州煤矿开拓出了阜新都市旅游的崛起之路,展现出新的辉煌。
  资源:已枯竭
  从1949以来,阜新累计生产原煤6.5亿吨,用60吨的汽车装载,排队可以环绕地球赤道4圈。2002年4月,闻名世界的阜新主力煤矿——海州煤矿因资源枯竭申请破产,遗留下了长近4公里,宽2公里,垂直深度350米的人工废弃矿坑、矸石山。
  因煤而立的阜新素有“煤海”之称,其中海州煤矿更是作为当时亚洲第一的大型机械化露天煤矿尤为知名。1960年版的五元人民币背面的图案是海州露天煤矿的电镐。从1949以来,阜新累计生产原煤6.5亿吨,用60吨的汽车装载,排队可以环绕地球赤道4圈;截止到1988年,阜新矿务局系统就已累计上缴国家税金5.38亿元。
  然而,英雄总有迟暮时。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资源枯竭,传统产业萎缩,经济发展缺乏活力,城市发展后劲不足,阜新陷入经济贫困、前景迷惘的境遇之中。从1986年新邱区两座煤矿报废开始,资源枯竭的煤矿逐年增多,与煤电相关的地方企业也陷入了关闭停产的窘境。一项数据显示,2000年,阜新市先后有3家煤矿和大型企业破产,下岗职工多达15.6万人,全市处于最低生活保障线(165元)以下的居民多达21万人。更为可怕的是,由于长年开采,在近200平方公里的采煤区内,民宅、医院、道路、公用设施都面临着随时塌陷的危险。
  2001年阜新被确立为全国第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2002年4月,闻名世界的阜新主力煤矿——海州煤矿也因资源枯竭申请破产,遗留下了长近4公里,宽2公里,垂直深度350米的人工废弃矿坑、矸石山。
  发展:抓特色
  以工业遗产旅游为主体,以藏传佛教旅游、大漠生态旅游为两翼,开发玛瑙旅游纪念品等构成阜新旅游产品体系,着力打造阜新特色旅游品牌,逐步形成7条精彩旅游线路。
  阜新依旧在摸索着,思考着。人们发现这巨大的人工天坑、煤矿遗址上斑驳的铁轨、废弃的电镐、蒸汽机车等矿山装备,每年都会吸引大批国外蒸汽机车爱好者和摄影者不远万里来到这里,追寻这一渐行渐远的工业厂区。在陡峭的石壁上,还会不时发现一些令人称奇的鱼、鸟、树的化石。这些珍贵的矿业人文和地质景观,不仅见证了中国现代工业百年发展史,也是世界罕见的矿业遗迹。这些独特的资源品质,都会给人一种巨大的视觉和心灵震撼。尽管煤炭资源枯竭了,但将“工业”与旅游结合,这个废弃的矿坑还可以变成“聚宝盆”。有了这一思路,阜新的转型之路豁然开朗。
  2002年,阜新市委在十分艰难的环境中做出了加快经济转型的决定,以城市和矿区为中心,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阜新旅游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2006年,国土资源部将海州露天矿列为首批28个国家矿山公园之一,也是辽宁省唯一的国家矿山公园。该项目计划总投资3.5亿元,对矿区周围进行地质灾害治理和土地复垦,是全国最大的地质灾害治理项目。阜新市政府充分利用这个契机积极进行旅游开发,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凤凰涅槃”。2009年7月27日,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正式开园。昔日亚洲最大的露天矿华丽转身,开始打造世界级工业遗产旅游城。
  旅游业成为阜新实现经济转型的重生之路,但这条路任重而道远。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指出,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要“充分发挥东北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独具特色的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
  阜新旅游业要成为当地经济社会的支柱产业,就必须依托老工业基地的特色,但仅依靠工业遗产支撑整个旅游的发展势必会造成产品单一,而产品单一就意味着市场的短板。
  阜新这座神奇之城向来不缺乏资源;海州煤矿不仅能够开发工业遗产旅游项目,而且还拥有日本侵华时期残酷压榨矿工的历史遗迹,拥有党领导下的工人暴动等红色旅游资源。
  除此之外,阜新是辽代契丹民族的主要活动地区,是清朝藏传佛教东方中心;阜新还拥有独一无二的蒙古贞文化、大漠生态文化、查海文化和玛瑙文化,这些都是阜新资源转型的有利条件。因此,如何深挖资源的特色,全面塑造阜新旅游品牌就是阜新旅游发展之路上需要权衡的问题。
  200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编制的《阜新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在北京通过评审。
  《阜新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的主体构思是:以工业遗产旅游为主体,以藏传佛教旅游、大漠生态旅游为两翼,开发玛瑙旅游纪念品等构成阜新旅游产品体系,着力打造阜新特色旅游品牌。逐步形成七条精彩旅游线路,即温泉禅修健康之旅,到葛根苏木度假区,泡浴“碳酸氢钠”极品温泉,拜谒瑞应寺七世活佛,观赏海棠山摩崖造像,与喇嘛们一起上早课、念佛经、做法事、吃斋饭,感悟“藏传佛教东方中心”的神秘与神奇;敖包相会祈福之旅,到《敖包相会》词作者玛拉沁夫的家乡,祭拜中国唯一的官祭旗敖包——关山土默特左旗旗敖包,追忆50多年前的纯美爱情故事,感受“敖包相会,祈福圣地”的无穷魅力;工业遗产追踪之旅,曾经亚洲第一、世界闻名的海州露天煤矿已建成首批国家矿山公园、首家全国工业遗产旅游示范区,是中国第四大地标建筑,堪称百年工业活化石。追踪“煤电之城”印迹,探寻资源型城市转型,坚定科学发展信念;沙地穿越探险之旅,在大清沟蓝天白云中荡碧波、滑银沙、浴日光、品鱼宴,在天苍苍、野茫茫的边塞风光中感受清代皇家牧场的昔日辉煌,在“八百里瀚海”的科尔沁沙地穿越驰骋,在篝火旁放歌,欢度浪漫假日;玛瑙之都购物之旅,阜新玛瑙雕刻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玛瑙王、玛瑙项链、玛瑙算盘和玛瑙拼图已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到“中国玛瑙之都”选购玛瑙纪念品;缤纷冬季浪漫之旅。在纵横温泉滑雪场银装素裹的天地间滑雪,感受飞驰的激情与刺激;而雪圈戏雪,老少皆宜。滑雪戏雪之后泡温泉,体验亦动亦静、冰火两重天的舒爽与惬意;民族风情体验之旅,胡尔沁说书、东蒙短调、玛瑙雕刻、蒙古勒津婚礼四项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全羊汤手把肉、烤全羊和驴肉荞麦系列曾入选辽宁十大风味美食,到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相互融合的最前端,体验蒙古贞文化。
  阜新的旅游发展之路在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中逐渐明朗。
  未来:重规划
  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打造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工业遗产旅游之城。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阜新市政府又着眼于未来,高标准编制旅游规划。其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打造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工业遗产旅游之城;全市旅游收入实现200亿,旅行社发展到55家,年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突破1400万人次;阜新以工业遗产旅游为主体,以藏传佛教旅游和沙湖林海休闲旅游为两翼,推进玛瑙之都、温泉度假、民族风情旅游开发,打造四大旅游片区。南部以国家矿山公园为核心,打造涵盖生产体验、体育竞技、休闲度假、高端商务等内容的工业遗产旅游度假区;东部以大青沟为核心,打造集大漠风光、沙湖林海、清凉夏日为一体的都市休闲度假区;东南部为海棠山为核心,打造集敖包文化、乡村旅游、民俗风情、藏传佛教、玛瑙购物为一体的民俗文化体验区;西北部为瑞应寺、温泉旅游新城为核心,打造包括圣域圣境、蒙医蒙药、温泉养生、文化娱乐、休闲运动等度假产品的以“世界的葛根苏木”为主题的休闲朝觐养生区。重点建设海州国家矿山公园、温泉旅游新城、海棠山风景区、大青沟风景区、瑞应寺风景区、高山子风电主题公园、关山风景区、章古台沙地森林公园8大景区。大力发展以农家项目、生态休闲、民俗风情、宗教文化为内容的乡村旅游,使阜新特色旅游乡镇达到7个,旅游专业村达到40个,乡村旅游收入达到30亿元。
  招商项目:
  涵盖工业遗产、生态休闲、宗教文化、农业观光四大旅游产品
  目前,共计推出的23个招商项目有:
  关山旗敖包风景区旅游开发项目,建设展示契丹文化的辽城、世界最大的敖包、射箭场、蒙古乐津婚礼城及牧区;
  东梁吐呼噜温泉新村建设项目,建设文化广场、奇花异木和珍禽观赏区、采摘区及农家乐;
  大青沟风景区转让经营权项目,年限为30年,规划开发主体功能区、功能拓展区和程沟民俗旅游区;
  圣经寺旅游开发建设项目,将复建寺庙,打造“北方文化圣地,民俗风情体验”和“塞外小布达拉宫”;
  五龙城市生态公园项目一期工程将建设神态湿地园、五星级酒店,二期建设蒸汽机车旅游环线、亲水乐园、高尔夫俱乐部,三期建设矿工探险乐园,主打生态和工业品牌;
  海州露天国家矿山公园体育公园,将兴建狩猎场和国际马术俱乐部两大项目;
  高山风电旅游景区将兴建丁香寺、杨柳岸会馆和高档别墅区项目……
  所有项目涵盖工业遗产、生态休闲、宗教文化、农业观光四大旅游产品。
  这23个旅游项目的招商成功将实现投资额达59.8亿元,实现年利润约百亿元以上,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失业职工再就业问题,缓解内需不足,为社会经济全面转型提供动力。项目建成后将极大丰富阜新旅游产品内容,扩大旅游接待规模,形成品牌优势,促进阜新旅游业再上一个台阶。
  发展旅游是阜新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它牵动着阜新整座城市从煤炭资源枯竭的阴影走出,成功迈出了经济转型的第一步。未来,一个个项目、一笔笔投资如新鲜血液汩汩入阜,旅游业必将为阜新社会经济转型创造新的辉煌,使其再次“物阜民丰,焕然一新”。

  □作者:姜莉莉 周凤文 来源:中国旅游报·第一旅游网


该贴已经同步到 admin的微博
发表于 2011-12-7 22: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社区广场
屌丝女神必须关注的那些事!
  • 扶残助残显担当 ——访太平区政协委员、辽
  • 阜新市残联为残疾人办实事
  • 情暖新春 爱满助残
  • 阜新仁福康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圆残疾人电商创
  • 锦瑞公司为下肢障碍儿童捐赠总价值32,000
  • 扶残助残显担当  ——访太平区政协委员、辽宁锦瑞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刘春
  • 阜新市残联为残疾人办实事
  • 情暖新春 爱满助残
  • 阜新仁福康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圆残疾人电商创业梦
手机触屏版 | 手机客户端 |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诚聘英才 | 工作证查验 | 友情链接 | 阜新人就上阜新网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11-2013 FUXINWANG.COM 版权所有 本站仅提供网上自由讨论,内容均由网友原创或收集自互联网,所有个人言论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发现有侵权行为,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