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21|回复: 0
收起左侧

[各地] “西瓜树”是一种什么想象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18 13:2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来 论
  一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写了一篇作文,标题是“我爱家乡的西瓜树”,第一句就是“我们家楼下种了一棵西瓜树”。毫无疑问,这是一篇缺乏常识的作文,但老师却给了一个高分。其理由是:不能扼杀学生的想象力。
  这个新闻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不少人认为,这种缺乏常识的想象力,完全是胡思乱想、胡说八道,不仅不应该肯定,而且应该受到批评。
  在对“西瓜树”发表意见之前,先要明确两点。其一,我们的孩子想象力很缺乏。有调查称,中国孩子的计算机能力世界第一,想象力倒数第一。这个调查是否科学准确,存在着不小的争议;但中国孩子缺乏想象力,却是不争的事实。爱因斯坦有句话,“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力重要而且缺乏,这就决定了我们对于孩子的想象力,应该坚持以鼓励为主。
  其二,想象力也绝非对错判断这么简单。想象力是一种以感性认识为基础的思维,既然有着极强的主观性,那就不可能保证所有的想象都是正确的。爱因斯坦有过许多伟大的想象,世人只知道那些成功的,而选择性忽视了那些不成功的、冲进了大海里的。可没有大海的浊浪翻滚,哪有沙滩的惊鸿一瞥?不是所有的想象力,都需要验证对错;更不是所有的想象力,都能够在短时间内证实对错。特别是对孩子来说,有些想象看似缺乏常识,但贵在想象,跨出这一步,比对错更为重要。
  明确了这两点,回头看“西瓜树”,虽然违背常识,有明显的瑕疵,但也属于想象力,也应该鼓励。对于这么大的孩子来说,鼓励了解社会与宽容错误不足,并不矛盾。受到身心成长规律影响,受到当前教育模式左右,孩子的想象,是从缺乏常识开始的;对常识的了解和掌握,也是通过一次次“鼓励式纠正”实现的。不要指望他们朝夕之间,就能完全了解社会和生活;更不能奢望他们的想象,都符合常识。这一意义上,这位老师做得很对,结尾批注“西瓜不长在树上”是指出错误,总体肯定是对孩子想象力的保护和鼓励。
  现在几乎人人都知道想象力重要,但就如何培养孩子想象力,却又懵懂不知,常常表现出两种对立:一方面,希望孩子大胆想象;另一方面,对孩子缺乏常识的想象,往往又嗤之以鼻甚至大声斥责。这是一种典型的“叶公好龙”,这样的心态,造就不出有想象力的孩子。
  “西瓜树”是一种有瑕疵的想象力,只要是想象,就应该去鼓励。不要怕孩子不了解常识,想象力能够激发求知欲,每一次想象错了,都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多经历几次,不仅想象力得到提升,而且对社会和生活的认识也随之加深。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社区广场
屌丝女神必须关注的那些事!
  • 扶残助残显担当 ——访太平区政协委员、辽
  • 阜新市残联为残疾人办实事
  • 情暖新春 爱满助残
  • 阜新仁福康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圆残疾人电商创
  • 锦瑞公司为下肢障碍儿童捐赠总价值32,000
  • 扶残助残显担当  ——访太平区政协委员、辽宁锦瑞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刘春
  • 阜新市残联为残疾人办实事
  • 情暖新春 爱满助残
  • 阜新仁福康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圆残疾人电商创业梦
手机触屏版 | 手机客户端 |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诚聘英才 | 工作证查验 | 友情链接 | 阜新人就上阜新网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11-2013 FUXINWANG.COM 版权所有 本站仅提供网上自由讨论,内容均由网友原创或收集自互联网,所有个人言论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发现有侵权行为,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