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65|回复: 0
收起左侧

[阜新] 阜新学子的清华北大情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4 08:5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原标题:清华北大学子的阜新情

  常言说,“理选清华,文读北大”。一直以来,这两座全国著名的顶尖学府是无数学生心中的憧憬和目标。
  张可也是如此。
  6年前,他的目标就是考进“清华园”。而今,他已经是清华大学历史系的硕士研究生。
 
  二十年的时间里,阜新已有百余人先后梦圆清华、北大,阜新籍清华、北大同学联谊会也已成立十年有余,成为在京学子们与家乡沟通相系的纽带与平台。如今,阜新籍清华、北大学子的队伍仍在不断壮大。他们在京求学秉承名校校风,积累了宝贵的人生财富;他们心系家乡感念栽培之恩,树立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对家乡发展充满信心,以积极的行动为家乡发展献计献策。
  春节将至,让我们回望阜新籍清华、北大学子的一路汗水一路辉煌,感受那背后的浓浓乡情与深深眷恋。
 
  我们憧憬着神圣的清华北大
  1993年,从阜蒙县高中毕业的杜汇良带着全市理科“状元”的光环,跨进了神往已久的清华大学校门。
  当时,清华大学校园内的阜新“老乡”寥寥无几。
  1997年春,杜汇良从清华大学万余名本科生中脱颖而出,当选为清华大学第32届校学生会主席。在1996年的高考当中,市高中的王勇、市实验中学的沈宁和司天歌、阜蒙县蒙古族高中的杨涛4人一起叩开清华大学的校门。阜新籍清华大学在校生首次突破10人。
  乡音乡情将这些阜新学子聚集到了一起,在杜汇良、王勇等人的组织下,阜新籍清华同学联谊会的雏形基本形成。
  1999年春,喜讯再次从清华大学传到阜新,继杜汇良之后,王勇当选为清华大学第33届校学生会主席。
  阜新籍清华北大学子已近15人,杜汇良、王勇等人决心把大家组织到一起,成立一个阜新学子在北京的精神家园。于是,阜新籍清华、北大同学联谊会应运而生。

  他们以友爱互助、提供资读、回报家乡、回报母校为目的,现今已有成员150余人。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从此,阜新考生报考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势头变得锐不可当:2001年,9人考入清华、北大;2002年和2003年,7人考入清华、北大;2005年,18人考入清华、北大;2006年,14人考入清华、北大……至今,我市共有150余名学子考入清华、北大,包括何晓星、张树才、杨柳、刘隆、王强、刘今朝、齐兴达、张可等优秀学子,还有白晶晶、白亮亮这样的同胞兄弟……其中,齐兴达和张可成为继杜汇良和王勇之后的第三位和第四位阜新籍清华大学学生会主席,再次为家乡增光添彩。

我们怀念着亲切的家乡阜新

“乡音乡情,是我的动力之源。”阜新籍清华、北大同学联谊会的第一任主席杜汇良说。现任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副部长,全国学联副秘书长的杜汇良是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93 级学生,博士学位,清华大学第32 届学生会主席,是参加“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着陆研究项目的最年轻的骨干研究员,并因此获得了国防部颁发的“青年科技奖”。无论何时何地,杜汇良牢记自己根在阜新,他动情地说:“北京给了我更多的成熟,清华给了我更多的收获。但这些努力奋斗的动力之源,是亲人那默默的支持和家乡那无尽的关注。”现为世纪明德教育科技公司董事长的王勇是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96 级学生,经济管理学院硕士,清华大学第33 届学生会主席,是清华历史上唯一一位大三便当选的校学生会主席。王勇非常热衷于家乡阜新各项事业的发展,在校期间,曾三次带清华男篮主力回阜与家乡男篮举行友谊赛,并多次组织阜新籍清华学子回母校与学生交流学习心得和高考经验。自己创办公司之后,多次组织夏令营,带领家乡学校的学子到北京名校参观游学,激励学弟学妹们的学习热情。

  还有在清华大学百年华诞之际,代表3 万多清华学子在大会上作慷慨发言的齐兴达。齐兴达是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06 级学生,清华大学第38 届学生会主席,2010 年8 月当选为全国学联主席,同时当选为十一届全国青联副主席,目前在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管理学院做访问学者。齐兴达深情地说:“家乡人民的支持是我前进的动力,每次回到阜新都会感受到家乡人的温暖,这也给了我不断进步的力量。”继杜汇良、王勇、齐兴达之后,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历史系08级学生张可当选清华大学第39届学生会主席,成为又一位当选清华大学学生会主席的阜新籍学子。张可说:“我觉得在大学里,有两种力量在支持着我。清华精神教导我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而家乡多年的培养让我养成了敢于承担责任、乐于助人的性格。未来我会继续努力,感念家乡的恩情,决不辜负家乡的培养和希望!”……如今,阜新籍清华、北大同学联谊会这个“大家庭”中的成员,或已在国家建设的各条战线上奉献着青春和智慧,或正在校园内孜孜求知,或攻关于前沿,或打拼于商界……他们之中,已有许多人在不同的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他们是宣传阜新形象的一扇窗口,也让更多的人认识了阜新这座城市。


我们共同创造美好的明天

“逝去的是无悔的岁月,不变的是身体里流淌的血液和难改的乡音。我们要时刻牢记‘晓乡情而自强不息,承乡风而诚以待人,铭乡志而执著前行’。”这是杜汇良在一次联谊会的活动中的感言,字里行间透出清华北大学子以家乡为荣、情牵故土的那份深厚感情。

  “为家乡的发展与进步尽一份力,是联谊会的宗旨,也是学子们的共同心愿。”这些清华、北大的天之骄子们从未忘却家乡的培养,他们为学弟学妹答疑解惑,开阔视野,他们为家乡经济发展群策群力,建言献策……他们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时刻关注着家乡变化,希望能用自己的热血与激情,为家乡的美好明天添砖加瓦。

  2004年,在阜新市市委、市政府领导的亲切关怀及新华眼镜店总经理陈智的鼎力相助下,联谊会整理出版了《阜新籍清华、北大同学联谊会珍藏册》。2006 年,联谊会重新完善了《珍藏册》,收录了百余位联谊会成员成长和奋斗经历,发送给家乡母校的中学生们,在家乡引起了强烈反响。“我们希望,可以让更多的家乡学子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明天,让他们明白梦想的重要和成长的力量!”陈智说。

  为了鼓励家乡的学弟学妹们勤奋学习,努力上进,激起他们以清华、北大为目标而冲刺的斗志与信心,联谊会多次组织会员们回母校与学生们进行座谈。他们向家乡的学弟学妹们讲述自己刻苦求学积极向上的成长经历和坚持不懈争取成功的理想信念,鼓励他们树立目标,勇往直前。

  2006年9月,90余名阜新籍清华、北大阜新同学联谊会成员共聚清华大学,时任阜新市委主要领导发来贺信——“长期以来,你们虽然离家在外,但以联谊会为纽带,互相帮助,携手共进,特别是始终心系家乡,始终在以不同的形式积极推介家乡,服务家乡,你们令家乡人民深感慰藉。”2012 年1 月,齐兴达应邀来到阜新团市委机关与团干部开展交流座谈。他说,我特别感谢我的家乡阜新,是家乡给了我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无论在何时何地,我都要为家乡阜新的建设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2013年5月,团市委书记陈磊与齐兴达及张可进行了座谈,向两位优秀的阜新籍清华学子表达了来自共青团组织的关心和关怀。同时通过齐兴达、张可向广大阜新籍学子发出邀请,希望更多的优秀学子回到家乡开展实践交流活动,并把在阜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向老师、同学们介绍、宣传,推介阜新,关注阜新,支持阜新。

  我们相信,随着家乡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事业的进步,清华、北大还会涌现出更多的阜新学子,而他们也会与这些学长们一样,为家乡的美好明天做出应有的贡献。


来源:阜新新闻网 作者:张新 编辑:黄萍



该贴已经同步到 admin的微博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社区广场
屌丝女神必须关注的那些事!
  • 扶残助残显担当 ——访太平区政协委员、辽
  • 阜新市残联为残疾人办实事
  • 情暖新春 爱满助残
  • 阜新仁福康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圆残疾人电商创
  • 锦瑞公司为下肢障碍儿童捐赠总价值32,000
  • 扶残助残显担当  ——访太平区政协委员、辽宁锦瑞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刘春
  • 阜新市残联为残疾人办实事
  • 情暖新春 爱满助残
  • 阜新仁福康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圆残疾人电商创业梦
手机触屏版 | 手机客户端 |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诚聘英才 | 工作证查验 | 友情链接 | 阜新人就上阜新网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11-2013 FUXINWANG.COM 版权所有 本站仅提供网上自由讨论,内容均由网友原创或收集自互联网,所有个人言论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发现有侵权行为,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